10月1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行政楼234会议室举办《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集体备课会,校党委书记薛辉莅临指导,与思政课教师一起探讨思政课教学,并就如何充分认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给全体思政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歧范首先汇报了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育教学、共建联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薛书记一贯重视、支持思政课建设表示衷心感谢。
在听取了吴歧范的工作汇报后,薛辉书记发表了讲话。他首先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制度的重要意义,并对思政教师近年来在教学、科研、竞赛、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薛书记指出,思政教师肩负着塑造学生灵魂、引领学生成长的重大使命,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强调,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必须始终坚守正确的教育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年来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多项突破,如荣获首批全国高校党校试点单位、全国高校立德树人改革试点院系等称号,思政课教学在服务学校整体党建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薛书记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教学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投入、科研能力培养、教研活动举办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为思政课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迈向新台阶。薛书记对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三点要求和期望:一是,思政课教学要准确聚焦主题,提高政治站位,以小切口讲好大道理,让思政课堂真正“活”起来。二是,要持续深挖思政课的时代价值,紧扣青年困惑,善用青年语言、讲好青年故事,同时充分发挥集体备课机制的重要作用,凝聚教学合力。三是,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制定目标、明确方向,找准教科研突破口。
校长助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吴建明表示,薛辉书记在百忙之中亲临集体备课会现场并予以指导,充分体现了校党委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以及思政课教学的重视和支持。他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要明确职责使命,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加强学习,淬炼育人本领,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更大力量。
备课会上,课程负责人朱敬文就本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进度、重点难点及实践教学安排等做了详细部署。李慧敏、陈月琴两位教师分别围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这两个主题作了教学展示。展示环节结束后,与会其他教师就备课章节进行了具体深入交流讨论,从教学环节设计、案例选取、教学用语、课时安排、课堂互动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本次集体备课会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研讨深入,不仅是一次教学安排的部署会,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与教学能力提升会。通过领导指导、教学展示与研讨,全体思政课教师进一步深化了对课程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认识,明确了新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的重点方向与政治要求。(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